樂韻出版社
和弦練習是需要長時間耐心訓練和累積的,本書首先分別練習各種音程,熟練之後再加入新的元素,慢慢累積、重複練習,最終達到熟練的目的。這套系統更可以依自己的程度、能力選擇不同的速度、次數、樂器音色,甚至可以移調練習,長久下來你的和弦能力一定能大幅提升。
原住民曲調的鋼琴創作曲-台灣原住民鋼琴曲集Piano Pieces of Taiwan Indigenous Melody,收錄13首台灣原著民風格鋼琴曲。
貝多芬最著名作品之一,d小調第九交響曲「合唱」,第四樂章部分「An die Freude/Ode to Joy/歡樂頌」改編合唱曲,中德對照。
本書以日本名音樂學者野村良雄所著的音樂美學為藍本,再收集資料,整理出一套最適合台灣的研究音樂美學的入門書。本書以比較學術的方法,說明了音樂美學現今的正確概貌,算是我國第一本音樂美學的概論書。
醫學博士陳維斌研究台語腔調的語韻,從台語的聲與韻研究台語的發聲與發音,其中涉及語韻的正確性與常用性、方言音與傳統漢文讀音的差異性。他用大家聽得懂的傳統語韻寫歌;作詞並作曲創作<台語歌曲>。從音樂欣賞的角度,他的作品易聽易懂容易了解,好唱好聽琅琅上口。現在編輯成冊出版,以饗樂界。
同聲二部合唱練習(菲勒 編‧慕尼黑音樂學校合唱教材) 適合中學合唱團基本練習。
Kodály Zoltán 高大宜(柯大宜) 66首二部合唱練習曲。
樂理的學習需要組織性的統整思維;除了每個單元概念的理解,還需要連結單元之間的關聯。,以“統整性的綜合評量”為取向,編製《樂理綜合評量》,它可用作總結性的測驗,以檢視學生學習結果或教師作教學回饋之用。
「節奏與曲調視唱」係針對國內的需求而作,基本上可以訓練學生的組織力,以兩聲部的結構;節奏聲部及曲調視唱聲部,交織成一體的音樂表現《邊唱邊打節奏》,它有助於認知與技能(Bloom目標分類的認知與技能)的統合表現,對心理運思有所裨益。
本書分兩部份:第一部份是視奏基本能力訓練,旨在訓練由節奏為學習起點至有音高的曲調,由單手視奏反應至雙手平衡訓練。第二部份是樂曲視奏練習,旨在視奏訓練過程中,增廣音樂視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