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尋分類館別
Your Cart

中國的水鄉都市 蘇州及周邊的水文化

中國的水鄉都市 蘇州及周邊的水文化
中國的水鄉都市 蘇州及周邊的水文化
中國的水鄉都市 蘇州及周邊的水文化
中國的水鄉都市 蘇州及周邊的水文化
中國的水鄉都市 蘇州及周邊的水文化
中國的水鄉都市 蘇州及周邊的水文化
中國的水鄉都市 蘇州及周邊的水文化
中國的水鄉都市 蘇州及周邊的水文化
中國的水鄉都市 蘇州及周邊的水文化
中國的水鄉都市 蘇州及周邊的水文化
中國的水鄉都市 蘇州及周邊的水文化
中國的水鄉都市 蘇州及周邊的水文化
中國的水鄉都市 蘇州及周邊的水文化
中國的水鄉都市 蘇州及周邊的水文化
中國的水鄉都市 蘇州及周邊的水文化
中國的水鄉都市 蘇州及周邊的水文化
中國的水鄉都市 蘇州及周邊的水文化
中國的水鄉都市 蘇州及周邊的水文化
中國的水鄉都市 蘇州及周邊的水文化
中國的水鄉都市 蘇州及周邊的水文化
中國的水鄉都市 蘇州及周邊的水文化
中國的水鄉都市 蘇州及周邊的水文化
中國的水鄉都市 蘇州及周邊的水文化

    都市中水岸空間的再生或創造,是從上世紀末起到二十一世紀間最重要的主題之一。在日本,稍稍過熱的水岸建設風潮也已掀起好一段時間了。
    然而,若談及在日本成為話題的水岸建設實例,仍就只有1970年代起在歐美都市展開的再開發(更新)事業為成功案例,或以該些例子為靈感的日本建設實例。我認為,若能有更具我們獨有魅力的水岸文化應會更好吧。
    過去,在日本或亞洲各地區,較之歐美,「水」與人們有著更緊密的結合,並形成了生活文化。對該文化的挖掘,是人們現在所冀求的。

  • 庫存狀況: 尚有庫存
  • 出版社: 臺隆書店
  • 原文書名: 中国の水郷都市――蘇州と周辺の水の文化
  • 譯者: 王錦堂、蘇睿弼
  • 編訂者: 陣內秀信、高村雅彥、木金雅代、阮儀三
  • 出版日期: 2025/6/20
  • 總書頁: 270
  • 商品編號: K44
  • ISBN: 9786269960309
NT 380
NT 400
未稅: NT 380

簡介

水鄉 代譯序

王錦堂教授自1965年即任教於東海大學建築系,教學之餘,勤於著書立說,建築專業的著作及譯著甚豐,早年出版建築工程實務專書(施工估價、環境控制、建築物理等),後來較集中於建築分析與設計方法領域,也及於環境行為、環境心理學方面,後期也有關於景園建築、中國園林與外部空間等專著,總地來說,方法學(從設計方法到研究方法)可說是 王先生投入心力甚多的領域。
我於1971年進入東海建築系,一年級的「建築表現法」、二年級的「環境控制」、三年級「建築設計」都由 王先生授課指導。他在課堂上通常是談笑風生,對學生很有親和力,也常主動關心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大學畢業後我雖在台北工作,年節回老家苗栗時,也常往台中返校拜望 王先生及師母。1986年我在臺大土木所交通工程乙組將完成碩士論文時,邀請 王先生擔任口試委員,他也立刻答應。我的研究主題是商店街購物逛選行為研究,涉及 王先生熟悉的環境心裡及行為領域,他很肯定我的論文研究成果,從建築專業角度給了寶貴意見與建議,並且鼓勵我繼續深造。我後來能攻讀博士、回東海任教,都是得力於 王先生的提攜鼓勵與大力協助。

1999年8月突然接到 王先生病重消息,我及時飛往雪梨探望,停留數日期間,雖百感交集,也幫不上忙,臨行時 王先生交代三本書稿,希望能幫他出版。一本是《建築設計通論》,關於設計案例討論的教科書,屬概論性質;另一本是Paul Jacques Grillo寫的《形式、機能與設計》譯稿,屬建築入門書。 基於當時任教建築系的認知,建築設計面對的數位科技、永續節能、都會發展等議題,皆大不同於以往,以泛論方式介紹現代建築,似難吸引年輕學生注意;第二本則是關於基本設計原理的介紹,當年我們念建築幾乎是必讀,但在千禧年前建築教學相當多元,建築圈可選擇的入門書已不少,而且王先生交待說他一直聯絡不上作者談授權。第三本是陣內秀信編的《中國的水鄉都市》,這是當時亞洲學者實地調查亞洲城市的少見專書,王先生選擇翻譯本書,應是看中這題材的地域性特質,對他而言屬新闢領域,而且陣內教授進行村鎮調查,所應用的一套方法,應更是吸引 王先生譯介給國人的原因。因此決定先選此書譯稿,請原已約好合作出版的台隆出版社協助。
本書為陣內秀信教授一系列都市建築研究之一,他另也出版東京、北京、威尼斯等城市之研究成果。他的研究方法可歸為「類型-形態學」 (typo-morphology,簡稱型態學),綜合類型學(typology)、空間組織學(topology)及形態學(morphology)三層面的分析,加上空間使用(space use)分析,呈現都市或聚落的類型分化、空間結構與形式特色 。二次戰後,在歐洲都市研究漸成顯學,1970年代起、直到1980年代中的大都
會現象受重視之前,都市型態學是研究都市空間變遷的重要方法。它還依尺度層級(scale level)—-市鎮、公共設施、房屋、物件等區分不同等級進行分析, 溶融地理學、都市設計、建築、地景諸領域於一爐。
這樣的都市研究,需動員大量人力與時間,現地走讀勘查,用腳體驗城市,進行測繪紀錄。如此精準的平面、立面、剖面圖樣資料,可進一步發展出如英國建築師及都市設計師Gordon Cullen著作《城鎮景觀》(Townscape)的移動視覺經驗,或如Collin Rowe的《拼貼城市》(Collage City)裡的「圖-底」(figure-ground)關係構成。
加上當地居民訪談內容,也捕捉到村鎮日常生活、節慶活動、以及習俗文化等反映的空間文化。
水鄉書中研究案例,有些可經由Google Earth應用軟體看到目前空照景觀,歷經中國江南地區鎮與村級聚落驚人快速變化,非常慶幸陣內教授率領的中日師生團隊,當時所見證、並留下詳實的建築紀錄,已成珍貴歷史檔案。這種以運河為主體的村鎮空間與生活型態、建築與住商關係構成的聚落與住居文化,應已屬於全人類共享的文化遺產。
本書中譯部分為 王先生主筆,原譯文字風格盡量被保留;另請東海大學建築系蘇睿弼老師校訂原譯稿,並協助多處圖表文字之補譯,多次校稿過程也不斷打擾徵詢蘇老師,本書能順利出版,必須感謝他的慷慨持續協助;另也要感謝東海日文系的黃淑燕老師,協助補譯部分內文及附圖文字說明。整個出版行政編排事宜,要特別感謝台隆書局張勝均先生,包括與鹿島出版社商定授權翻譯細節;尤其感謝羅美雪小姐,提供排版校對修正過程之周全協助。
最後,經蘇老師居中請託,也萬分感謝 陣內秀信教授及 高村雅彥教授補充作者資料及慷慨惠賜序文。這項受託於 恩師的小小任務,忽忽竟已拖延1/4世紀,蹉跎怠惰至此,心中不勝慚愧。
謹以此書譯本出版,紀念 先師 王錦堂教授在天之靈。


羅時瑋
東海大學建築系教授〈退休〉

詳細規格

書籍資訊
原文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平裝
形式
外型尺寸約B5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