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phonse Leduc
十九世紀俄國作曲家葛拉組諾夫「Concerto in E-flat major, op.109」Alto Saxophone 分譜+鋼琴伴奏譜。
巴哈為巴洛克時期的德國作曲家,傑出的管風琴、小提琴、大鍵琴演奏家,豐富的德國音樂風格和嫻熟的復調技巧,集成了巴洛克音樂風格的精華。由Franz Liszt李斯特將巴哈大鍵琴A小調前奏曲與賦格BWV 543改編成鋼琴演奏曲。
魏歐當(H. Vieuxtemps)為比利時小提琴家、教育家、作曲家,寫出許多旋律優美的浪漫曲、夢想曲等小品,華麗的音響和高超的技巧,形成了獨特完美的演奏風格,透過吸收及融和各種不同美學觀點和不同流派的影響,成爲豐富的創作源泉,被公認爲是當時歐洲琴壇最偉大的小提琴演奏家之一,獨具魅力,享譽琴壇。第1號小提琴協奏曲 作品10 第1樂章,小提琴分譜+鋼琴伴奏譜。
André Jolivet 安德烈·若利韋,法國20世紀著名作曲家,若利韋的音樂作品和寫作風格都十分多樣。他是一位大膽革新的作曲家,喜歡採用無調性和各種東方調式創作,運用新奇的和聲和音色,創造出獨特的音響效果。「Chant de Linos」長笛分譜+鋼琴伴奏譜。
拉威爾為20世紀重要法國作曲家及鋼琴家,音樂精緻準確,作品極富創意及地方色彩,音樂具有豐富纖細的情感表現力。「Habanera」改編小提琴演奏,小提琴分譜+鋼琴伴奏譜。
長笛演奏必修的練習曲 P. Taffanel et Ph. Gaubert: 17 Big Daily Finger Exercises for Flute/タファネル&ゴーベール 17のメカニズム日課大練習, 十七首長笛練習曲。(日課大練習)
梅湘為法國現代作曲家、風琴家,作品有管風琴、聲樂曲、管弦樂曲、室內樂曲和無數鋼琴作品,音樂洋溢天主教神祕主義,創作手法上採用十二音技巧融入複雜節奏語言,二十世紀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之一。1932年梅湘與小提琴家德勃(Claire Delbos, 1906-1959)結婚,遂創作了兩個作品提獻給她,這兩首作品也是梅湘唯二給鋼琴與小提琴的作品,其中之一鋼琴與小提琴的作品《主題與變奏》(Thème et variations, 1932),小提琴分譜+鋼琴伴奏譜。
佛瑞為法國作曲家、管風琴家、鋼琴家以及音樂教育家,對法國近代音樂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在和聲與旋律創作給後人許多啟發,作品擁有許多線條優美的絃律,獨創性動機,豐富情感表達內涵,受世人、後繼及當代作曲家的高度讚賞。收錄著名歌曲作品「Après un rêve Op. 7, No. 1/夢醒後」改編小提琴或中提琴或大提琴獨奏譜(分譜+鋼琴伴奏譜)
德布西不但是音樂史上的印象主義創始人,在音樂方面,將印象派繪畫中所洋溢的豐富色彩和透明流動爍閃,直接移植於作品音響中。長笛獨奏曲「牧神之笛」此曲於1913年創作,典型法國作品,改編為小提琴(或中提琴)獨奏曲。
法國作曲家 Eugène Bozza 作有大量室內樂、管樂作品,在巴黎的音樂學校常用作考試曲目。給小提琴或長笛與鋼琴的詠嘆調,分譜+鋼琴伴奏譜+Download card。
法國作曲家 Eugène Bozza 作有大量室內樂、管樂作品,在巴黎的音樂學校常用作考試曲目。給小提琴或長笛與鋼琴的詠嘆調,分譜+鋼琴伴奏譜。
佛瑞為法國作曲家、管風琴家、鋼琴家以及音樂教育家,對法國近代音樂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在和聲與旋律創作給後人許多啟發,作品擁有許多線條優美的絃律,獨創性動機,豐富情感表達內涵,受世人、後繼及當代作曲家的高度讚賞。大提琴曲「浪漫曲 作品69」(大提琴分譜+鋼琴伴奏譜)。
聖桑為浪漫時期的法國鋼琴及管風琴演奏家,亦是一位多產的作曲家。對法國樂壇及後世帶來深遠的影響,聖桑於西元1859年所作的曲子「Concerto Opus 20/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作品20」,此首曲子被獻給西班牙小提琴家薩拉沙泰(Pablo Sarasate, 1844-1908),為一首三個樂章不間斷的協奏曲。小提琴獨奏+鋼琴伴奏譜。
旅居巴黎的日本作曲家上林裕子作曲的「Sonate/長笛奏鳴曲」長笛分譜+鋼琴伴奏譜。
旅居巴黎的日本作曲家上林裕子於2002年作曲的「AU-DELÀ DU TEMPS/穿越時空」與瀨尾和紀等人在巴黎初演。以光為標題的4個小品構成結構完整的長笛二重奏曲。「1.La lumière Iointaine de nuit/夜,遙遠的光、2.La lumière dansante/舞動的光、3.La lumière blanche/白色的光、La lumière tournante dans le rêve/夢中迴轉的光」雙長笛分譜+鋼琴伴奏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