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尋分類館別
Your Cart

音樂書籍

音樂書籍

在音樂欣賞中,由於解除了操作支配的心理負擔,後一面的心理活動比之生理層面佔據了更多得多的百分比。 音樂的理論和實踐所遇到的各種難題,以往之所以常令我們因於寡策,不是多半跟音樂心理學知識不足有關嗎? 音樂心理學是以心理學理論為基礎,汲取生理學、物理學、遺傳學、人類學、美學等有關理論,採用實驗心理學的方法,研究和解釋人由原始(初生)到高級的音樂經驗和音樂行為的心理學分支。 本書主要論述了音樂心理學的學科性質和研究對象;對中國古代音樂心理學思想、西方音樂心理學發展以及中國當代音樂心理學發展做了概述;剖析了音樂審美心理結構,分析了音樂的創作、表演、欣賞心理;還研究了音樂社會心理學與音樂家個性。

NT 266 NT 266
未稅:NT 266

集中就中國當代音樂發展狀況,結合作者李吉提在以往的著述中還沒有提到過的部分作曲家的作品(特別是近些年來的創作新作),來談一點他的認識。至於某作曲家的作品是否被選人、以及選擇哪部作品等,僅與作者個人的研究積累和他希望說明的問題有關,而與該作曲家的知名度、或該作品在該作家作品中所處的地位並無直接關係。作者採用的音樂分析方法,也是只談“主要特點”,而非教科書式的“全方位分析”,以便於支撐我要闡述的主要觀點,與大家進行學術研討。

NT 385 NT 385
未稅:NT 385

《音樂精品選釋》分上下兩編,分別為中國音樂欣賞和外國音樂欣賞,體例上採用作品形式來進行分類。全書資料豐富,文筆通俗易懂,由中央音樂學院和上海音樂學院兩位前院長於潤洋、江明惇先生審定。《音樂精品選釋》可作為普通高校的音樂欣賞教材。

NT 205 NT 205
未稅:NT 205

貝多芬創作的32首鋼琴奏鳴曲,高度總結了巴洛克時期至維也納古典主義時期歐洲古鋼琴音樂創作的經驗,發展和提高了現代鋼琴音樂的表現力,開創了浪漫主義音樂的先聲。克裏姆遼夫著,丁逢辰譯的《貝多芬鋼琴奏鳴曲作品解讀》作者是蘇聯時期著名的音樂理論家,他對貝多芬的上述作品作了精辟的論述,史料豐富,文字通俗,可供音樂院校學生和廣大音樂愛好者學習、參考。

NT 266 NT 266
未稅:NT 266

《波蘭國家版蕭邦鋼琴作品全集解析(原版引進)》的編者是我社已經出版的《波蘭國家版蕭邦鋼琴作品全集》的主編及編輯揚·艾凱爾和巴維爾·卡明斯基。書中結合我社已經出版的曲譜以及所附的評注,詳細地闡述了蕭邦作品的演奏法。在這部著作中,揚·艾凱爾教授對評注中未詳細展開的諸多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無論是不同底本中音樂片段上細緻差異的描述,或是最終確定本版本音樂文本的原因,乃至一些手稿殘片或創作草稿中的遺留問題、或奏段落等,在本書中都有更加詳細的討論。從艾凱爾的分析中讀者可以看到,波蘭國家版蕭邦鋼琴作品全集對版本的選擇不僅在於對音樂文本的考證,還在於對作曲家、作品風格的深入研究與分析。

NT 245 NT 245
未稅:NT 245

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們深深感到「共同課和聲」的教學存在不少誤區,如內容的講授不完整,有時僅到重屬和弦為止;又如練習的分量不夠,而且形式單一,甚至修完該課后,學生仍不能正確分析和弦、調性以及和弦外音運用的特點等。

通過兩年多的努力,我們編寫出《新概念共同課和聲學教程》。書中引入了有針對性的新概念、新的練習形式,希望有助於問題的解決,提高共同課和聲的教學質量。

NT 279 NT 279
未稅:NT 279

本教程卷、章、節的內容力求精練,博採眾長,一般都含有基本教材與補充教材雙重構成的因素,同時,蘊有教法的內涵。執教者可根據本地區、本單位學生的實際水準相應靈活地進行處置,或選講、略講,或突出重點、難點。課堂練習與習題部分,亦應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或泛選、精選或側重於寫作,或側重於分析。唯在第一卷第十五章之前,寫作與分析適宜兼顧並重;爾後,前者的要求和比重可以逐漸減弱;後者的要求和比重則可逐漸增強。

NT 224 NT 224
未稅:NT 224

該書為“中國藝術教育大系”叢書之一,是依據文化部1995年頒布的《全國高等藝術院校本科專業教學方案》,以專業藝術本科教育為主,兼顧普通藝術教育的系統教材。是文化部“九五”規劃的重點工程。本教程不僅為專業作曲、理論和指揮的和聲分析而編寫,而且也為範圍更廣的音樂工作者和愛好者給他們提供詮釋、理解多聲部音樂作品的技術支持。

NT 406 NT 406
未稅:NT 406

本書講述了和聲為多聲部音樂音高組織技術手段之一,包括大小調體系和聲、調式和聲以及所謂的“現代和聲”等(現代和聲的稱謂並不十分準確,泛指20世紀以來形形色色的音高體系,也有人稱之為當代和聲、20世紀和聲等)。在目前研究生入學考試中,和聲考試內容基本只限於大小調體系,因此《和聲學》以講授大小調體系和聲為主。

NT 210 NT 210
未稅:NT 210

本書針對考研學生時間緊、任務重、主要依靠自學等特點編寫而成。該教材在編寫時大致遵循了以下原則:首先,理論講述簡明扼要,在保證體系完整的基礎上突出了重點、要點,具有高度的「濃縮性」;其次,注重實際操作,針對各種曲式結構的題型都列舉了數量不等的完整譜例,且都附有清晰的結構圖示和詳細的分析報告,這些可以直接作為考試答題的參考;最後,內容的選擇緊扣考研試題的特點,對歷年考試中出現較多的曲式類型有所側重。 

NT 336 NT 336
未稅:NT 336

筆者一直從事西方音樂史的教學與研究工作,這本書可以說是多年來教學成果和研究感受的結晶,相信會對考生有很大幫助。本書以國內具有代表性的、常用作考研複習的幾部西方音樂史教程為藍本,書中的內容安排順序與通史教材基本一致,包含七章,按照西方音樂通史的斷代劃分安排章節順序,以研究生入學考試中常用的題型——簡答題、論述題形式組織內容,涵蓋了西方音樂史教材的全部重要知識點,幫助考生整理思路。

NT 245 NT 245
未稅:NT 245

本書以國內具有代表性的中國音樂史教程為綱要,全面而系統地梳理了自先秦至2000年中國音樂史的發展脈絡。 

本書前有「緒論」,對中國音樂史的學科性質、內容、分期特征、特色以及中國音樂史學史的沿革進行了全面介紹;每一章都列出了復習提示、重點等內容,方便考生從總體上把握具體內容;針對性地編列了一些自測題,並附有參考答案,便於考生自己測驗;對考生的復習、答題等方面做了大方向指導,並選登了一些代表性學校的研究生入學試題。本書以中國音樂史實為基礎,側重對相關內容做「貫通性」總結與歸納。

NT 280 NT 280
未稅:NT 280

只有在全面瞭解世界各民族音樂特點的基礎上,把中國音樂放在世界音樂發展的歷史長河之中,在與各民族音樂的比較對照之中,才能真正明確中國音樂在世界音樂中的特點和位置。這也就是我們學習世界民族音樂的目的。

NT 224 NT 224
未稅:NT 224

本書原系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學系西方音樂史專業課教材,經多年運用、修改,結合專題研究成果,加以整理出版。 

NT 406 NT 406
未稅:NT 406

本書範圍涉及西方各種不同流派與風格的藝術音樂,介紹西方藝術音樂的概貌。

NT 280 NT 280
未稅:NT 280
顯示 241 - 255 / 1059 (共 7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