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書籍
在三十餘年的教學經驗中,筆者深深體會到李斯特多樣性的鋼琴作品對鋼琴教學的重要性。這些作品不僅能拓展學生的技巧,且其自然天成的音樂語法更能輕易地啟發學生的想像力。然而,這種平易近人的特性,卻使得李斯特的鋼琴作品,常被誤解為只是沒有內涵的炫技之作,而忽略了其學術價值。因此筆者想藉由研究李斯特《但丁詩篇讀後感﹒奏鳴曲式幻想曲》(Apres une lecture du Dante.Fantasia quasi Sonata)(以下簡稱為《但丁詩篇讀後感)及《B小調鋼琴奏鳴曲》(Sonata in b minor),來呈顯李斯特鋼琴音樂的深刻內涵
李斯特寫了不計其數的鋼琴獨奏作品,但是以「奏鳴曲」為名的作品,卻只有b小調奏鳴曲。名為「奏鳴曲」,但是李斯特並未遵循制式的三樂章編制,而採用了單樂章,演奏時間長達三十分鐘的特殊安排。由於李斯特大量的吸收藝術品的特質、大量的閱讀文學作品,使得作品具有藝術的氣息,更注重樂曲在詩意的表達及想像空間。
本書以小班起的小朋友為主,繪圖編寫出可讓學琴者除了彈奏以外,在視譜節奏等樂理方面也能有同樣的學習興趣的教材。全書以彩色印刷方式編排,配合音符貼紙和塗色來讓小朋友在半遊戲中學習。
曲式學是一門研究樂曲外形組織的學問,它具體地說明曲譜的構成:如何把節奏、旋律、和聲等部份的素材,密切地連結爲一個整體,使之成爲一座建築物般的具有組織性的個體。爲理解,演出,欣賞,或創作,都會有莫大的裨益。
本書的主要內容是「分析樂曲之結構」,範圍則是「從動機一直到交響曲」。要完成這個目標,必須要有大量的譜例,本書共提出108首大大小小的完整曲譜範例,以及265個片段譜例,可以說世界同類書刊中所僅見。
詳細解說樂理規則與特性,供師範專科學校音樂科第一學年上、下兩學期使用。每章節後均附練習題,閱讀後即可馬上實戰演練,全盤理解內容並加強不足之處。
詳細解說樂理規則與特性,供師範專科學校音樂科第一學年上、下兩學期使用。每章節後均附練習題,閱讀後即可馬上實戰演練,全盤理解內容並加強不足之處。
本文內容由作者蔡佳憓老師構思於2003年在美國完成博士論文期間,探討二十世紀的俄國現代作曲家及鋼琴演奏家普羅高菲夫是如何在這些使用奏鳴曲式和其變化型的樂章中,用極其創新的方法清楚地呈現出這些結構關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