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尋分類館別
Your Cart

環境設計與行為因素

環境設計與行為因素
環境設計與行為因素

    建築物的設計影響我們行為和感覺方式甚巨,同時也影響我們與人相處時的態度和心情,所以一個成功的建築環境,必須從「人」的角度出發。本書歸納出居家、工作、聚會、購物用餐、學校、醫院等場所下的人類行為模式與相對應的環境設計,適合建築師、環境規劃師、或相關領域的負責人閱讀。

  • 庫存狀況: 尚有庫存
  • 出版社: 臺隆書店
  • 原文書名: Behavioral Factors to Architectural Design
  • 編訂者: 王錦堂, 關華山,連宏基,陳冠翰
  • 系列名稱: 建築譯叢
  • 出版日期: 1970/1/1
  • 總書頁: 163
  • 商品編號: K40
NT 333
NT 350
未稅: NT 333

簡介

【序】

本書可以說是「建築設計資料」的另一向度的新資料,是「心理學」和「行為學」理論中發展出來的,它有助於澄清目前設計依據的以「機能因素」為主導的資料。此資料乃以「行為因素」名之。

在N.W.Heimstra及L.H. McFarling著《環境心理學》一書的中文譯本中,譯者王錦堂的譯序中,曾指出環境心理或行為學的功用和它對建築的重要性─依人類的心理或行為來澄清機能需求,已有陳述,此處不再贅述。

有關此一課題都是由心理學家或社會學家去進行研究。他們的研究工作已喚醒了實際從事環境設計的人,如建築師、規劃師、景觀師等的注意與體認。近年來,可以看到許多有設計背景的人參與了此一新範疇的研究工作,即使台灣的學人和研究生們近年來也投入了,此一分野。

以機能因素為主導的空間設計祇能滿足人類活動需求的內容和空間量方面,並不能解答對人類行為心理狀態和需求。於是產生的空間常限制了人類心理和行為的適應性。這也是為什麼近十數年來激起許多有識之設計師的「反機能主義」。行為因素可以補充機能因素之不足,在人的心理方面指出如何來滿足這方面的需求。

通用設計資料是機械性的、理性的,行為因素可以說是融通的、感性的。機能因素和行為因素的共同考慮可以相輔相成的從另一個向度在機能因素其機械的規準上依行為因素增添空間的融通性特質來緩解、圓潤,並消除因機械性所形成的空間的剛硬性和限制性所激起的人類心理上和行為上的困擾。

行為因素是當前空間設計依機能因素為基準(無法否定)之上的另一規範。本書提出的行為因素雖然涵蓋的範圍不夠寬廣,但它總能在有關方面解決上述缺欠於萬一。

東海建築系是最早開授「環境心理學」課程的學系,時約在1971年,由漢寶德擔任。當時使用的主要教材是Proshansky(1970)等人的「Environmental Psychology」,以「行為因素」之譯名傳授。漢寶德他就,後由王錦堂擔任,他以Heimstra及McFarling的Environmental Psychology為教本。1985年關華山來東海任務,在研究所中開授此課,以Jon Long(1987)的「 Creating An Architectual Theory」一書為參考教本。1989年關華山出國,轉由王錦堂擔任。他除用前Heimstra及McFarling的書之外,又選了Deysn 的「Designing Places for People」一書做為輔導教本。Jon Long 和Deysn二人都是建築師背景,也都是以建築師的立場來撰述環境心理學和行為學。著重的焦點都是以環境和建築設計為主。尤其是後者,更按建築活動類型來編撰,並加以論述。其提供的資訊可以直接應用於設計上。此一形式乃帶來相當大的鼓舞,也激發了研究生和審編人,依此再加以編撰之議。本書於是即是在此一動議下,經由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第十、十一屆研究生在「環境行為」的課餘中通力合作編寫而成。

由於人力和時間的限制,整體內容和涵蓋面都不夠廣泛。尤其如「共同生活」章中未能包括「老人院」的探討;「公共外部空間」章中未能包括「國家公園」的探討。這是很遺憾的。實則,這一學域仍有相當大的空間和餘地可以發掘與研究。如設計師在設計計劃案的進行中或是在建成環境的使用後評估蒐集有關資訊,都會有助於此學域的日益臻於完備。

環境心理學對我們來說是一門新的學域,然對國外而言亦不能說已有了長久的歷史(不過20多年)。目前所討論的大都是外國人的情況和外國的環境,尤其多指北美的情況。我們也祇能從他們的狀況來思考這些問題。但若真將這門學域變成中國人的或中國人環境的,必須要從對中國人及中國環境的研究開始。所用的研究方法,在目前空白的狀況下,祇能考慮用國外已建立的,姑且不論這方法是否適合於中國人和中國環境。期望讀者能不斷的發掘有關資訊,讓這一門新興科學從國人的情況中早日建立起來。

 

【導言】

今天觀覽建築師從他們設計的建築物所拍攝的照片頗能引人入勝。因為它們在意境上或是效果上,都相當出色,但讓人費解的是看不到有人在裡面。一個建築物的設計無論設計有多好,若是沒有人在,尤其是人們自己不能在裡面享用,都不能算是成功的、好的設計。

許多建築物或空間,不是見不到人,就是活動空乏。這或許是由於建築師和設計師在創造為人類使用的空間之時,並未考慮到人類實際的弱點和欲求。這種批評是有些理由的。譬如說:某一個餐廳的生意比另一個餐廳的好,但二家的菜譜價碼都一樣,為何如此?顯然這與空間的設計和顧客到達後所受到的接待方式有關。

建築物和街道的性質常常影響我們的行為和我們的感覺方式,同時它們也影響我們在其中與人相遇和相處時的態度和心情。但建築師和設計師所處理的很少能在這方面有所反映,大都是著重在機能關係和容量上。這在當前社會中是一個重要的課題,建築師、設計師、規劃師都不能推卸此一責任。

設計師和從業人員必須發展或鼓勵他們自己儘可能去觀察那些被服務的人,了解他們是在做什麼?或是喜歡做什麼?若缺少這方面的觀察是不會有替選的方法去包含他們的。

人類在一個空間中是否感到滿意,這一點是所有為人類工作的建築師或設計師的最大興趣,這也是本書的主題。本書將對那些對人類周遭世界在設計方面的開發發展的直接負責的人,提出人類行為有害的課題和資訊,同時,也為此項專業有關的必要資訊的缺失作些補充。這裡所提出的資訊不再是理論的描述,相反的它是建築師或設計師日常工作中可以直接運用的資訊。

本書將對設計人有助益;也對建築物和公共設施的經營人或管理人有助益;並對那些關心改善設計過程的人亦將有助益。更重要的:它必將為民眾帶來最大的好處。本書的涵蓋面仍嫌不足,希望以後能有補充和修改的機會,並希望對行為與環境關心的讀者們和工作者們能提供他們有關資訊、批評和建議,使本書可以成為一個研究人際之間以及設計並管理使用人互動的、場所的溝通管道。更希望它也能對迎面而來的未來描繪出一點令人滿意的景象。

 

【內文選讀】

1. 人的行為與設計師

雖然設計專業者採用不同的材料、使用不同的技巧來解決問題, 然而都是為他們的唯一委託者─人類工作。建築師、景園建築師、室內設計師、圖案設計師、工業設計師、都市設計師,及其他與環境設計有關的領域之專業人員,亳無疑問地會接受此基本觀念,亦即他們的工作是為人而設計,並且必須對人類有益。

在創造建築(物)、景觀、和都巿景觀等的專業裡,從事業務的過程中,當然涉及技術、健康與安全、法律上的限制和經濟等重大問題。不過,很幸運地他們有現成可用、豐富的指南、手冊、建築法規、及估價要覽等,以簡明方便的摘要形式提供了所需要的資料。例如:他們需要知道一座足球場的長度、病床的尺寸、或者卡車與拖車的迴轉半徑,這些資料均被蒐羅並編輯成資料集,以幫助設計。祇要設計專業涉及生產流程,就必須靠完善的資訊庫來工作。若以「生產過程中應該有豐富的資訊可用」此觀點來看,我們卻驚訝地發現:有關設計者主要應關切的「人」―建築業務委託者與使用者,可用的資訊竟然如此之少。的確,人體工學的文獻是關於人體與其機能、能力的研究。人體工學有一些相關不錯的參考文獻,因此;設計師手邊有人類每一種可能姿勢的物理尺寸:靠、坐、跪、站、睡眠或醒。但是,很重要的有關人類行為向度的資料,情況卻並非如此。即使人文科學的研究很多,而且著重環境與行為關係之研究也在成長,但這類資料卻從來沒有被整理出來,供設計者隨時取用,而能很自然的溶入設計過程當中。

這是很可惜的缺失。我們所居住的城巿,其建築與街道之性質,影響我們的行為以及我們對自己的看法。更重要的影響我們與他人相處的方式。假如設計師能運用行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清楚的知識,他就能創造出正面、有好效應的社區。沒有這種認識,設計對行為的影響,就像飛行沒有地圖、羅盤,不出大錯只是碰運氣,糟糕的話卻可能萬劫不復。……

 

目錄

序 導言 1. 人的行為與設計師  1.1 環境對行為之影響  1.2 善用行為研究的結果  1.3 人性無法以直覺預測 2. 行為學的設計應用  2.1 行為企劃書之擬訂 3. 人性的本質  3.1 友誼形成  3.2 群體成員  3.3 個人空間   (1) 親密距離   (2) 個人距離   (3) 社交距離   (4) 公眾距離   (5) 近接學  3.4 個人狀態  3.5 領域性   (1) 個人不動產及所有物   (2) 群體不動產及所有物   (3) 暫時的領域   (4) 人與人   (5) 界限   (6) 群體領域   (7) 無人領域    (8) 領域性的建議  3.6 傳訊     (1) 個人間的傳訊   (2) 設計的傳訊   (3) 標誌的傳訊  3.7 尋找指引   (1) 尋找路徑    (2) 抽象指引  3.8個人安全 4. 共同生活  4.1 家居生活   (1) 個人安全   (2) 領域   (3) 個人空間   (4) 個人狀態   (5) 友誼形成  4.2 公寓生活   (1) 個人安全   (2) 領域   (3) 個人空間   (4) 個人狀態   (5) 友誼形成  4.3 宿舍生活   (1) 個人安全   (2) 領域   (3) 個人空間   (4) 友誼形成和群體成員  4.4 鄰里生活   (1) 個人狀態   (2) 友誼形成   (3) 個人安全 5. 共同工作  5.1 個人工作場所   (1) 個人空間   (2) 個人狀態   (3) 領域  5.2 共同工作場所   (1) 群體成員  5.3 私人辦公室   (1) 個人空間   (2) 個人狀態   (3) 領域 6. 共同聚會  6.1 會議室   (1) 傳訊  6.2 非正式聚會區域  6.3 公開表演   (1) 個人狀態   (2) 尋找指引   (3) 傳訊  6.4 開放聚會   (1) 尋找指引   (2) 傳訊 7. 共同購物  7.1 購物場所   (1) 傳訊   (2) 個人狀態  7.2 用餐場所   (1) 傳訊   (2) 群體成員 8. 共同學習  8.1 校地或校園   (1) 群體成員   (2) 個人空間   (3) 個人狀態   (4) 尋找指引  8.2 教室   (1) 傳訊   (2) 領域  8.3 講堂  8.4 圖書館   (1) 領域 9. 醫療保健  9.1 求醫   (1) 尋找指引  9.2 入口動線   (1) 傳訊   (2) 尋找指引   (3) 領域  9.3 病房   (1) 領域   (2) 個人狀態  9.4 訪客設施   (1) 尋找指引   (2) 個人狀態 10. 公共空間—內部  10.1 建築進路  10.2 建築內部一入口區域   (1) 尋找指引   (2) 個人狀態  10.3 等侯室 11 公共空間—外部  11.1 公園內   (1) 個人安全   (2) 友誼形成和群體成員   (3) 傳訊  11.2 大街上   (1) 個人安全   (2) 尋找指引   (3) 傳訊   (4) 友誼形成 註釋文獻 索引

詳細規格

書籍資訊
原文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精裝
形式
出版年代80年代
外型尺寸特殊小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