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尋分類館別
Your Cart

建築設計通論

建築設計通論
建築設計通論
建築設計通論
建築設計通論
建築設計通論
建築設計通論
建築設計通論
建築設計通論
建築設計通論
建築設計通論
建築設計通論
建築設計通論
建築設計通論
建築設計通論
建築設計通論
建築設計通論
建築設計通論

    本書提出的設計方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系統方法。強調從課題的總體來思考,找出一或一個以上的解決課題的辦法。這辦法即是組織建築整體的槪念。從槪念開始發展,透過構思逐步推演而形成空間組織的整體,揚棄從機能空間需求的直接拼湊來組織整體的方法。
    假如你(學士後研究生)對建築或建築設計已有了一些認識或經驗,你就會從本書中的敘述回頭印證或找出建築中各問題點在系統方法上的位置以及它的脈絡,從此瞭解建築設計以及其方法的當然和所以然,而走上邏輯和合理的途徑,使環境因設計不當而引起的問題減至最少。

  • 庫存狀況: 尚有庫存
  • 出版社: 臺隆書店
  • 原文書名: Introduction to Architectural Design
  • 編訂者: 王錦堂
  • 出版日期: 2000/8/5
  • 總書頁: 372
  • 商品編號: K42
NT 570
NT 600
未稅: NT 570

簡介

 訂購時請留意
本書流轉速度慢,出版時間較久遠,已有明顯折舊,書緣泛黃現象

給指導設計的教師

學士後建築研究生可以說是初入建築之門,初試設計之術,若起步,啓蒙不當或可能步入日後困難局面。大學三年級的設計訓練是啓蒙之後的重要階段,也是設計習慣的養成階段,更是設計基礎能力的培養階段。這段時間很可能是他們日後建築生涯成敗的關鍵時刻,也是日後對社會提供貢獻或是製造社會問題的起點。希望硏究生和學生能在這段時間養成好的設計習慣,打好堅實的基礎,在設計程序中能自然的走上合理的、邏輯的創造途徑,而減少錯誤至最少。擔任設計指導的教師是責無旁貸的。
本書所提議的方法,乃著重在設計的起步應從設計課題的大局來思考,即先對總體的組織找尋一個解決課題的辦法一如何來設計一整體槪念,而不是從機能需求的空間來拼湊成一個整體。換言之,是從大局來觀察機能空間在總體中應具有的位置。
假如你認爲著者的建議是可取並可行的,就希望你能熟諳這方法,指導學生來使用它。也許可以用它來作爲你指導設計的查核表。人類環境住居乃在於我們培育這些
建築師的教師身上。如果你同意這一點,就讓我們共同來努力吧!

給學習設計的硏究生和學生

本書提出的設計方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系統方法。強調從課題的總體來思考,找出一或一個以上的解決課題的辦法。這辦法即是組織建築整體的槪念。從槪念開始發展,透過構思逐步推演而形成空間組織的整體,揚棄從機能空間需求的直接拼湊來組織整體的方法。
假如你(學士後研究生)對建築或建築設計已有了一些認識或經驗,你就會從本書中的敘述回頭印證或找出建築中各問題點在系統方法上的位置以及它的脈絡,從此瞭解建築設計以及其方法的當然和所以然,而走上邏輯和合理的途徑,使環境因設計不當而引起的問題減至最少。
假如你〔三年級學生)過去受的訓練是自機能空間需求來組織整體的話,即用拼湊的方法來組織空間時,在閱讀本書之後,應體會到並了解如何找尋組織空間的總體方法。換言之,習知如何自總體上來訂定機能空間之位置時,就要放棄,或是徹底的忘掉你以前的設計習慣一拼湊的方法,從頭做起一自總體的思考來做起,並在你自指導教師的手上拿到設計命題之後,以本書爲你作業的指引來實踐或演練這一方法。著者相信,當你熟練此一方法之後,設計將成爲你終生無法割捨的樂趣。

這本書可以說是專爲學士後攻讀建築研究所的建築研究生學習建築設計而撰寫的。當然它也適合於大學部建築學生設計的參考。它或可以做爲著者與劉克峰合寫的(建築設計指導二〉之續篇-或可稱它是《建築設計指導三》,本書主要的目的是希望他們能藉此書幫助學習到如何用合理的邏輯的途徑來進行設計。同時,也希望指導設計的教師們能用它來作爲他們指導硏究生和學生設計時的査核表。此外,在內容方面希望本書能充塡拙著《體系的設計方法初階》和《建築設計方法論》、《論建築創意》三書的空隙和不足。
著者轉入學界的早期,曾有過心願:寫二本書:一是給執業的建築師,另一本是
給正在接受建築教育的學生。在近30年的教學生涯中,這二個心願一直都因爲其它學術工作而被耽擱下來。同時也一直都覺得自己的準備不夠,所以也就遲遲未能動筆。在這二本書中,前者也許好寫,主要是計劃理論和資料的羅列,不抽象、不空洞。後者則是一個很容易引起爭議的課題。因爲它涉及許多抽象的事物,它必須是啓發的、思維的、程序的,且要言中有物、深入淺出才行。這就很難了 。今天提筆撰寫此書, 準備仍然不夠,祇是爲了了掉一個心願而已。
撰寫這本《建築設計通論》可以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第一:它可能將學設計的人帶到一個很難回頭的境界中一誤導歧途。第二 :人類生活環境的惡化,可能部份來自本書一方法的不當,培育了一些製造錯誤的建築師,即使是可以歸之於「設計方法」是見仁見智的說法,挑戰性仍然免不掉。第三:它必引起指導設計教師們的困惑一每位教師都會有自己的方法,祇不過是存在於他們的頭腦中而未成書公諸於世罷了 !
進硏究所的研究生和大學部的學生依著者的觀察,他們的分析能力都很強,但遇到創意思考時,就很僵硬。換言之,他們對那些需要依理性處理的事物都能勝任,但對那些需要依感性創造的事物就裹足不前了!這原因可以說明來自中學教育一升學的教育,不是培養創造力的教育。大家已談的很多了 。
一般學生對於設計的最大困擾是如何自需求轉變成圖式的表現,即如何自理性的處理性轉入感性的表達。實則,這對指導設計的教師們而言也是一個爭議的課題,甚至對執行實務的建築師們而言亦不例外。有些設計人,尤其是有經驗和天份的設計人, 可以直接跳到方案圖上,但有些人不得不藉七拼八湊拼方塊的辦法來組織建築,結果就是千篇一律的形象,不管是甚麼建築物,都是凹凹凸凸的一堆。這種現象到處可見? 這也許是因爲他們做設計方法有待商榷之餘地吧!實則,這轉變過程是一個連續的邏輯過程,可以循序漸進,一步歩地推演成圖式的表現。至於如何來推演,本書所提供的方法也許可以參考。
本書闡釋的設計程序中所強調的是空間組織應自整體或大局的思考來進行,而不是自機能空間的拼湊來形成整體。看起來好像是一體兩面,實際上,這是相當不同的。自整體上來考慮是要找出一個可以解決建築問題的辦法。這辦法就是整體「槪念」,依此來進行空間組織,因此,它可以顯現建築整體的個性和特質。同樣的需求,若用的辦法不同,當然表現的個性就有不同。譬如機能空間用一個六角錐體來安排,或用一個三角柱體來安排,其表現斷然不同。因此,建築的個性乃在於選擇的「槪念」。
本書共分爲三篇。第一篇是「基礎要素」,第二篇是「設計作業」,第三篇是「守則」。前者所包括的是建築設計的基本知識,原本是大學部的必修課。但爲了討論第二篇「設計作業」的方便、備忘,更爲了學士後硏究生的密集學習,作了摘要的敘述。第二篇是依前基本知識進入建築設計過程中所涉及的課題和方法,是經過啓蒙或有些建築經驗和認識的人的進階知識。最後一篇守則是獻給硏究生和大學生的座右銘,也可以說它是對設計師的箴言,希望他們在設計當中應保持的原則和行爲。能依此而約束自己,磨練自己,提昇自己而邁向成功的設計生涯。
本書的內容大部分取材自文獻中各位著者的著作和論文中提出的理論和觀念,一部分來自著者的實務工作,學術硏究和指導學生設計的體驗。本書之能得以完成,首先感謝文獻著者們的貢獻,其次感謝東海及逢甲二大學建築系所同仁們的支持和協助, 如洪文雄、阮偉明、何友峰等數位教授提供指導設計方面的經驗:陳格理和劉舜仁二位教授對設計方法和建築創意提供意見:羅時瑋教授對法規提供資料以及文字敘述: 劉克峰和成功大學王維潔二位教授提供思潮和理論並有關作品方面的訊息,前者並協助繪製部分重要插圖。陳淑禎、羅順真和游麗裡三位助理們在手稿的整理和排版上提供協助。陳宜伶同學幫助繪製並整理其它大部分插圖。在此,對他們的幫助致誠摯的謝意。實際上著者祇不過是一個捉刀人而已。
最後著者要提醒讀者的是:本書的討論絕不是要給指導設計的教師們和學習設計的人們一種限制。相反的,它祇是要在他們思考設計問題之餘附加一份參考和輔助的査核表而已。如果本書確能提供這方面的功用,則著者實感幸甚。期待讀者們對本書的反應和指導。

王錦堂1992.7.16
於東大建研中心

目錄

建築設計通論目錄

 

 

 

 

 

 

 

 

前言 1

1.絲要素5 1.創造心理7

1.1思考障礙7             障礙因素7人性弱點8固守常規8

非科學的誤解10

1.2思維10                思維本質10思維模式11思維特徵12

思維方法13

1.3創造之發韌時機13
24        律 15

2.1傳統形式美學15        統一 15漸層16反復16對稱16平衡16

調和20虛實20疏密20對比22比例22 節奏23尺度23

2.2格式塔心理學26       整體性29圖形與背景29力感30

 

3^系統37

3.1空間系統37

3.2尺寸系統39            模矩和模矩配合39

 

《設計方法41

4.1設計程序41

 

5,行爲因素45

5.1人體尺寸45

5.2群體尺寸46            個人空間與間距46群體密體48

5.3環境知覺48            識別距離與標誌之知覺49

5.4空間之保有50          領域性50自主性52私密性與溝通52

5.5移動行動52            通路選擇行動52滑走行動52

慣性行動52回返原路行動54仿效行動54 步行距離限界54休息之行動54

6.機能因素57

6.1住居57                   家居57公寓61宿舍61私密性63

6.2工作63                       個人工作場所63共用工作場所64私人工作室65

6.3聚會64                       會議室64非正式聚會64表演廳70

6.4購物70                   商店70購物中心70餐廳71

6.5學習71                   校園73教室74講堂74圖書館74

6.6內部公共空間76

6.7外部公共空間76       空間之圍隔76街道78廣場79

7.物理因素85                     氣侯85水85通風86換氣89採光89

曰照89日影97    音響97

 

8.結構系統101

8.1頂層結構系統102     纜索系統102膜系統105拱系統105

桁架系統108樑與格子樑系統109預力梁112 版系統112摺版116薄殼系統119框架系統129 複式框架131山型框架131封閉框架133

8.2中間層結構系統132低層結構系統134高層結構系統142

垂直系統與頂層系統之連接146 垂直系統與立面149

8.3地下層結構系統149基礎149擋土墙151

 

9.服務系統157

9.1空氣調節系統157     系統類型157系統選擇157裝置與設施位置159

機械間160

9.2污水系統164 9.3服務核164

 

II設計作業169

10.問題硏究169

10.1訂定問題171

10.2認識問題172          界定問題173

10.3資料173                 資料種類173資料調査174個案研究175

11.槪念177

11.1槪念的功用177

11.2槪念的發韌178       自思潮的發韌178自設計條件的發韌181

定型的發韌183彫塑形的發韌183 幾何型的發韌184象徵的發韌184

11.3槪念之發展191       整體性191獨特性191單純性192

轉變槪念爲空間語言194

12.空間繊195

12.1秩序原理195     造型195建築體196體量感199幾何形體200

軸線201空間序列201層次207分節207 基準212

12.2空間模式216     細胞模式216向心模式222輻射模式222

網格模式230線型模式230模式之發展231 12.3空間組織手法238    聚集241滑移254加減259

 

13.統合297

13.1法規298       法規目的298法規內容298法規前提條件299

法規規範300空間構成303基本設施305

13.2規模計劃306     尺寸訂定306規模訂定308規模計劃程序310

13.3敷地分析311     周遭環境312地理環境316自然環境316

物理因素320都市模式320建築的表現326 進出口之位置326趨近計劃330敷地屬性330

13.4機能分析333     機能屬性333機能組織334

13.5動線分析340

13.6原型構成344     機能與敷地屬性之配合345

結構系統與服務系統之配合345 槪念下的整合與發展345

 

14.設計習作347

14.1圖書館設計例347    命題347基地分析347機能分析347

槪念之發韌347基本槪念之探討347 14.2社區中心設計例349命題349綱要349企劃350設計350

 

Ⅲ.守則 359

後記 367 文獻 369

 

詳細規格

書籍資訊
原文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精裝
形式
出版年代80年代
外型尺寸約B5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