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尋分類館別
Your Cart

書道全集(一):殷、商、秦

書道全集(一):殷、商、秦
書道全集(一):殷、商、秦
書道全集(一):殷、商、秦
書道全集(一):殷、商、秦
書道全集(一):殷、商、秦
書道全集(一):殷、商、秦
書道全集(一):殷、商、秦

    書法在中國文化裡和文學、繪畫平行、融滙,自成一格視覺藝術審美對象。本卷收錄西元前1400年殷王朝遷都殷墟後,至秦朝滅亡止,約1200年間的甲骨文、金文圖版拓本,詳細解說歷史及藝術美感,卷後附此一時期的大事年表,書人小傳,嚴謹的編輯,詳細的考究,值得珍藏。

    此套書出版年代已久,可能會有泛黃、斑點等紙質氧化、沾黏等書籍老化現象。

  • 庫存狀況: 尚有庫存
  • 出版社: 大陸書店
  • 作者: 赤塚忠, 梅原末治, 岡田芳三郎, 貝塚茂樹, 饒宗頤, 園
  • 譯者: 于還素
  • 系列名稱: 書道全集
  • 出版日期: 1970/1/1
  • 總書頁: 282
  • 商品編號: A81
NT 342
NT 360
未稅: NT 342

簡介

殷、周、秦時弋,為漢字形成的過渡時期,我們固然不能認定這是有藝術觀念性質的書法,但是站在原始文字的立場來說,對於以後的書法,無疑地,它們是具有著各種特點和趣味的。我們既可以純然作為鑑賞的對象看,也可以在實際的技巧上,有很多可以參考。清朝末年的書法家,就參考這種古代文字的技巧,嘗試了新的書法風格,以書法史的發端而言,不管是誰,都要有所體會。    /神田喜一郎

【凡例】

● 本卷收殷王朝遷都殷墟(西元前一四〇〇年)後,至秦之滅亡〈西元前二〇七年)止,約一千二百年間。
● 此一時代資料,筆墨書寫者絕少,大部分為甲骨文,金文等,故圖版以拓本為主。
● 中國紀年,西元前八四一年以前者,其絕對年代不明,年表中此一部分,僅舉其概略年代。
● 甲骨文金文字體與現代漢字有一距離,為易於分辨計,特注意於解讀與釋文。
● 金文,代替本字借用與其音相近之字甚多,普通所用借用字,全部改為本字。(「金文釋文用字例」參照)此外,借用字,以及難解之字,保留其原形,示其本字,或其同義字。
● 示重文之符號「=」依原有為據,作釋。
● 彝器名稱,器形,解說中不一一涉及,可參照「古銅器形態圖」

 【內文選讀】

一、序說


書法是中國發生的一種特殊藝術,它和文學,繪畫平行,融滙,在中國文化史上,有其長遠的重要地位。此一事實,除了自來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日本和韓國外,是一個絕無僅有的特殊現象,當然,西方國家也並非對於此旨完全忽視,但是若是和中國相比的話,則它的重要性及其具有的意義,就不能不說是等於沒有的了 。

這種發生在中國的書法、繪畫與文學的同等關係,尤其是作爲藝術的發展來看,其真正的原因是甚麼,這恐怕要歸之於中國文化本身所有的特殊性質,爲其複雜的理由,同時,也自然有工具上的原因,如毛筆和紙的發明等等,在這些錯綜的因素裏,最重要的當然還是中國文字所獨具的特性。這是此一國家書法藝術特爲進步的基本原因。

無需說,中國漢字,是沒有音符的,它們是一個字表示一個語意的圖畫文字,因而形成傳統。姑不論中國的原始圖畫文字是甚麼,如以近來年中國河南省、甘肅省等等地發現的彩陶土器所見的鳥獸圖畫來說(插1、2),那些圖形本身,毫無疑義地,就可以引發人們對於美感的聯想,這就是一個足以使中國漢字成爲審美對象的理由。本來,圖畫文字,並不就是文字,它有兩種缺陷,一是書寫上的不方便,再就是它只能表現極簡單的對象,可是,古代的中國人,基於中國語言性質,乃創造了中國的文字,不必使用音符方法,就解決了這兩項困難問題,一方面是大膽的抽象化,另一方面是講求文字的基本結構方法,創造出一種可以寫出任何語言的完整文字來。這當然要經過很久時間的嘗試,而同時,這種在中國古代漢字成長的過程中,一定也是和今天的抽象繪畫一樣,在高度的美的直觀與構成上,化費了很多的心血,絕對不是在美的顧慮方面沒有用過一番心思的。由於中國文字造型是這種殫思竭慮的一項成果,爲此,它可以成爲視覺藝術審美對象,這也是漢字本身就有的內在性質。因此,它成爲一種特別發達的藝術,自是當然的了。

不過,今天所說的書道,也就是在藝術意義之下的書法的意識,並不是上古就已經完全成立了。在漢字的成長過程中,就是在各個地方,嚐試着各種不同方法的這一時期中,是在無意之中,有了藝術的態度,當然並不是故意使它成爲藝術;乃是在漢字形成過程終止,定形化以後,饞有了自覺性藝術意識的醒悟。這時才是真正書法藝術的建立。其時間,是在由現在起回溯到一千八百年左右,大致上,是在後漢的末年。在這一含意之下,中國書法歷史,自可以後漢爲一界限,分爲前史與本史,而前史又可以以秦始皇爲界限,分成前後兩個時代,秦始皇統一天下,使前此的長久時間,不同地方各種字體作了一個結束,創造了新的統一字體,給書法的成熟,作了準備。先秦……

34 大豐皂殳

西周初期(武王)
拓本原寸

此皂殳爲淸代有名金石學家陳介祺〈簠齋)在關中所獲,稱聃敦。以爲武王時代物,特寶藏之。尺寸大小不詳。方座,有珥獣首形,四耳,器腹與座飾夔龍,爲一趣味鬱然之古代器物。銘八行七十八字,作者似爲助王祭祀之臣。銘文首稱乙亥之日,敍王集衆臣,招百神,祀文王上帝之儀禮,又禮讚神功,並可解作:越翌日,行大饗晏,記作器之所以。各自爲韻文。稱考文王,尙可與殷代祀豐熹及其他殷代祭儀相較之處甚多,爲武王時代器無疑。文字與甲骨卜辭,尤以于字,祀字,字體,類第五期卜辭。且有與令彝等不同的醇厚,以之爲武王時代作品,至爲相合。此外,因屬周初物,尤爲貴重。但衆說紛紜,字義不明者甚多。

 

目錄

I 殷‧周‧秦 中國書道史1 中國文字構造法 甲骨文與金文的書體 古銅器的形態 近時出現的文字資料 古印 古石刻 圖版 照相凹版 一三九圖 本文插圖 八八圖 圖版解說 古銅器型態圖 書人小傳 參考文獻略稱表 金文釋文用字例 年表 插圖目錄 圖版目錄

詳細規格

書籍資訊
原文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精裝
形式
出版年代80年代
外型尺寸約A4尺寸